与时间做朋友

我不是要写一本与李老师一样的书,最近重新阅读了这本书,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。我阅读的这个版本应该是他更新过的,所以里面有一些之前没有的知识。但更多的是重复阅读给我带来的震撼。

时间记录

李老师在里面列举了奇特的一生,这本书在我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下来,但里面的内容已经不怎么记得了。而后在f去掉的9月份,我开始了我每天的记录,但好像坚持了一个月,觉得这种形式并不怎么适合我,因为发现除了必要的工作任务之外,我很难再记录更多的内容来充实自己的生活。其后也没有再总结原因。

然后在后来的某个时间开始,我又开始了每日的记录,这次坚持的时间可能算是比较长的,我是在印象笔记里面记录的,完全写给自己看的。再跟增员项目的时候,由于需求的极大变化打乱了我日报的节奏,所以在一个月前也不了了之了。然后就是现在的博客记录,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应该把博客内容给补充起来,不然放着这样一个资源是挺浪费的。但由于之前虽然没有坚持下来,但毕竟完成了大量的文字,在暂停的时候,自己也还会在各种地方写下自己想法的片段。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写完了就写完了,从来不回头看一下,时间是怎么被利用的,自己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。当把时间的记录当成一项任务的时候,记录的过程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。

打字的问题

并不是打字本身的问题,是由于现在的录入可以让我有优势,我如何利用这样的一个优势?比如,在看书的时候,我基本上很少记录,原因是阅读需要一个设备,记录需要另外一个设备。我不愿意使用x纸和笔的原因是,记录的速度有点慢,并且即使记录下来之后还需要再重新整理到电子版本的笔记里面。你可能会说,为什么不把电子版的文字直接复制到应用的app里面去呢?我想过这个问题,先不说这个复制的过程肯定会中断阅读的过程,复制本身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过程,打开,切换复制粘贴这种笨拙的手段!关键的问题在于,你复制过去的文字由于没有两次咀嚼的过程,完全不如你在纸上写一遍或者在键盘上打一遍来的印象深刻。

当看到李老师说,学会了盲打之后,就可以大段大段摘抄书中的笔记了,这让如梦初醒。如果配合键盘的话,我基本上可以处理任意类型的书籍,在看任何书籍的时候,都可以快速记录自己的想法,摘抄里面的经典。加上现在的手机拍照又这么方便,里面的图片素材也可以使用手机拍下来整理。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发现!但这又是一件多么只适合自己的发现。

清单选项

在列举使用清单好处的时候,李老师还是推荐使用纸和笔,我非常赞同他的说法,尤其当大脑想东西的时候,你上可以的不一定是结构化的东西,你的记录一定不能有任何占用思考的范围,一定是伸手就可以做到的。因为如果使用手机,你还会想要打开哪个App,怎样录入 ,是使用键盘还是使用app自带的画图软件,选择民画笔的类型……而这一切会让你思维中断,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。但有一种情况例外,你已经对自己的设备完全熟悉,就像熟悉纸和夂一样,使用过程完全是机械的过程,并不占用你的大脑任何空间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使用电子版的东西优势是非常明显的。当然你还得预防一个万一的前提,设备会不会马上就没电了,如果网络不存在的时候设备是不是还可以使用……

所以,你还会带本子和笔,因为还有一种情况你不能使用电子产品——考试的时候。而我马上也要进行很多次的考试,这些设备必须被排除在外。不但如此,例如论文的写作,我必须练习在规范的答卷上书写的能力,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把足够字数的东西写出来。

最终失败的唯一原因是没有坚持

反过来,坚持不一定会最终成功,但如果没有坚持肯定不会成功。里面讲了很多坚持肯定不会成功的例子,例如你想做个永动机。另外李老师针对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提出了几个自己的建议,你要做的事情有没有人做成功过,我与那个人的差距有多大。就是做近期可能成功的事情,加以正确的方法,坚持下去得到最后的成功。

很李笑来

与时间做朋友里面列举了过去的成功人物,如奇特的一生讲述的俄罗斯的科学家,可能人家在记录时间的时候,连元认知,时间的朋友是什么都不知道,李老师就把别人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理论了。这个真是……

李老师在书中一直强调给这本书足够的时间,不要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观点拿出来就批判一通,然后就把书丢在一边,你就永远没机会使用书中正确的方法了。我对这本书有批评的地方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,我不仅给书一次机会,我还会将里面值得觉得的地方反复揣摩,直至变成自己的知识,并把里面的理论认真实践。把里面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自己的修改。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本书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