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归档:读书
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
我已经快成了吴晓波都是的脑残粉了,基本上最近几年吴老师出的书都看,出的视频也基本上不会落下(除了其大价钱的客户不曾参加)。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,吴老师出了自己的新散文集《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》,我马上订了Kindle版,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明天才能推送到我的Kindle里面,所以这里先写个读前的感受占个位
非常有共鸣感的标题
看一这个标题,我一下明白了我的人生要追求什么的事情。其实这是一篇吴老师写给自己十八岁女儿的散文,文章应该可以从网上搜索到,再加上我最近一直在知乎上搜索『有点贵但很值得买的商品有哪些?』,虽然我注重的是物,而吴老师所说美好的事物所指更广,但我觉得我们都在寻找一个方向,一个除了赚钱以外,能被我们共同接受的价值观。吴老师说他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人赚着大钱,而想到自己就会焦虑,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赚更多钱,一想到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,心镜就不一样了,让人更安静
分析问题的方式
除了一篇写给女儿的散文外,吴老师更多讲述的还是其与中国企业家的对话,解决转型问题,解决困惑的。经济方面我的理论知道明显欠缺很多,而吴老师总是把经济方面的理论转变成故事,或者活生生的实例,从中研究出因果关系。虽然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,但即使是事后,其思考问题的维度与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也许我看一件事情看到了其中的三点,而吴老师总是从另外我看不到的七点来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,令人叹服。
他是一个读书人
吴老师曾说过,他最希望别人记住他的并不是经济学家这类的头衔,他最希望让别人记住的是他是一个读书人。吴老师基本一年读书量在200-300本,其实精读在一半左右,一年要添加一个书架。我对自己的希望也是如此,虽然我大量在阅读电子书,不太需要一年一个书架的量,但读书的质与量要向吴老师看齐
总之,非常期待这本书,非常期待从中受到更多感悟!
在难搞的日子里笑出声来——读后感
这本书是在大鹏比较火的时候出来的,当时《屌丝男士》赢得了大量的掌声,顺势推出一本书也不错。我知道书是粉丝经济,喜欢大鹏的人,不计成本与内容的好坏都会买他的书,我好像还听说他在某个签售会上面一粉丝一下买了几百本(当饭吃呢!)
不从粉丝的角度来谈一下这本书,我开始的时候就判定这本书肯定比较一般,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:
- 无论《屌丝男士》还是《大鹏嘚吧嘚》都是有段子手在后面帮忙策划的,而大鹏只不过是前台的灵活性比较好罢了
- 大鹏是赵本山的弟子(我不是说本山弟子都没文化,只是真的文学修养没有很高的)
- 大鹏在节目中展现出的都是自己的屌丝文化,所以书里面基本还是以此为基调的
这本书定价39.8元(看来大家都在挑战读者的智商,原来定价都是29.xx),而电子书刚出来的定价也在25块左右,我实在不觉得我有动力去买这本看了一遍就不会再看的书。只是当时大家都大力宣传,于是我就把它加入我的阅读列表里面。
昨天看完了这本书,具体来讲,大鹏83年出生,跟我差不多84年,成长经历也差不多。看完以后,没有太深的印象,顶多是对大鹏又多了解了一点。比如,开始我以为他是电视台转到搜狐的,后来才知道是他一直在搜狐干,后来才到电视台的。本来我以为他很早就拜赵本山为师,后来才知道也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。整体而言比较平淡,没有让我笑出声的点,如果作为鸡汤类的书又缺少让人向上的激情,也许真像他书里面所写的,『我只是把事情写出来,具体怎么样你们说了算』
与老罗相比,我觉得多看看老罗的励志更划算吧,而作为屌丝的大鹏,能够站到聚光灯下,有其努力的一方面,只是没有很好的在书里面得到体现,大致的意思是说他不太会讲故事(相比于他的同行大冰而言)
闲时多折腾
现在我发现,能否顺畅运用一款电脑,或者电子设备,这就要看你在平时花多大精力在上面。如果你买了个MacBook,成天就用一些系统自带的功能,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用到特别顺手的功能
这样的道理也同样存在与现实的各种情况,对一切事情保有好奇心,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从容的解决。
我现在遇到的问题,Mac自带的SVN不能用了?是系统升级的问题,一定要让我升级到1.8才可以继续使用。如果你觉得升级只是在软件上点一个Update就可以了,那你就错了!
升级的文章我是这里找到的:http://www.jarysta.com/2014/10/16/updating-to-svn-1-8-for-mac-os-x-10-10-yosemite/
。虽然这篇文章可能以后不再有用了,但你不得不佩服老外写博客的认真程度,如果按照这上面的步骤一遍遍执行下来,肯定是能够成功的。但我偏偏不,我看到第一句『ln』就不高兴了,我自己的系统,为什么要你在上面随便建立软件链接呢,再看看后面的代码,大概的意思是下载subversion-1.8.9源代码,解压,编译,安装。后面的都懂,就不管这句了,执行到./configure的时候,总是提示我报错,于是Google了一下这句报错信息,发现是软链接的问题,如果这时我能够把上面的那句话复制下来执行也是可以成功的,但我偏偏没这样做,我是在其他搜索结果上复制下来的,结果……结果错了一个数字,别人当时系统版本是10.9,而我现在的是10.10,执行软链接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,但执行./configure还是报同样的错
这时我并没有考虑到我的版本号写错了,而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XcodeDefault,于是就继续Google,由于有事情马上要做,所以这个东西竟然耽误了我的时间,为了便于更快的完成任务,我只好先安装了个Windows的Tortoise SVN继续工作
接着,直到20多个小时后的现在才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,多么令人尴尬的一件事,这就是事先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环境完全做好的原因
同样的道理,我喜欢Windows的原因,除了习惯上的不同,还有Windows上有大量自己喜欢的软件可以用,这些软件基本上都是不花钱的。而你如果想在Mac上好好用个Finder,每年你也要花个几百块买款软件才行,所以目前而言,我还没有完全花钱在Mac购买这些软件,只好忍受系统自带的Finder做事情
如果你对互联网有好奇心,别人谈到一个新奇概念的时候,你立刻就会有自己的想法。如果你对历史有好奇心,你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相似,你可以看到历史的车轮是不停的重复。你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渺小,也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强大(渺小是指无论你是历史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只能跟当代人对话,都只是历史。强大是指,你现在的存在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,也许你就是将要创造历史的人)。如果你对世界感兴趣,那么应该趁现在出去看看,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生。如果你对别的国家感兴趣,可以学习一下那个国家的语言,与那个国家的人交流一下,反正现在FB又不收费。
总之,你如果想更舒适的生活,就要在前期做很多准备,就要有好奇心
我觉得有几件事比较重要:
1、读书,『人丑多读书』虽然是一句玩笑,但你从书中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生,不同的经验,不同的历史,不同的学科
2、外语,读书不能仅限于自己国家,或者别人翻译过来的书,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,只会接受一些符合国家利益的书进来,这些对于你知识的增长少之又少。同样翻译过来的图书就像别人吃过的剩饭一样,任何人都有追求新鲜包的权利
3、出去看看,局限一个国家,局限一种思想可能让你生活的很舒适,但不会让你过的更好
我最近看的书
光荣与梦想
这是『罗胖子』推荐的,听他的『罗辑思维』,或多或少喜欢上了读历史方面的书。而这套《光荣与梦想》就是写1932年到1972年美国40年的历史。这40年对于美国来说是不平凡的40年,对与世界来说也是有影响力的40年,里面出现了一系列的著名人物,罗斯福、麦克阿瑟、丘吉尔、斯大林……从1932年美国经济『大萧条』到1972年美国经济腾飞,一跃成为世界巨无霸,中间发生了什么,也许从这套书里面能得到答案。
作者并不是以写史的方式来写史,语言风趣不死板,人物相互穿插,使用蒙太奇的手法。作者同时也展示了极其强大的知识面或叫知识收集的能力,把历史当故事讲。这套书现在只在罗胖子微信公众号那边有卖,160元4本厚厚的书,让你觉得还是值得的
从0到1
这是最近比较火的一本书,电子版在亚马逊上一起处于18元的高价位,于是我就思考是买电子版呢,不是买纸质版呢。正好要买两本技术类书的时候,就顺带把这本书买了下来。
这本书是科技界大牛,Paypal创始人『彼得·蒂尔』的讲课记录,由其听课学生『布莱克·马斯特斯』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文。所以说思想是『彼得·蒂尔』的,而『布莱克·马斯特斯』充当了资料整理的角色,所以这本书是两位作者,但『布莱克·马斯特斯』功劳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中国科技界大佬『微创新』理论的看法,颠覆了我对『垄断』的看法。我们创新就是要做从0到1的创新,我们就是要获得『垄断利润』!这些如果在现今中国来说,是行不通的,因为一是中国缺乏创新人才,连互联网巨头BAT都在抄别人的东西,哪轮到我们这些小公司小人物的创新之地。第二是互联网思维一起是大佬们鼓吹的成功之道,什么是互联网思维,直白的说是免费,0利润。你看360靠这个成立了杀毒帝国,雷军靠这个成立了市值上百亿的小米(还是美元哦)。你现在突然鼓励大家要做从0到1的创新?!
这本书还提供了对于个人创业的看法,你如果是都知出众,真正能我发现从0到1的机会,那么你可以去创业,你成功以后将会获得百倍千倍万倍的回报与收益。但这种概率不是比较少的,从2000年之今符合这种创新的基本上10个手指能数过来,Google,Facebook,iPhone,Youtube,Paypal……差不多全是美国的公司。如果不然,那么就去发现你的互联网公司吧,也就是投资,你接触的公司我,能够找到从0到1做创新的概率就会大很多,于是『彼得·蒂尔』就成为了投资Facebook的第一人,获得了上千倍的回报
当然,这本书看法不局限于互联网,相反,作者当然更想再其他方面做一些创新,大致相当于工业革命的状态?
第三次工业革命
这本书是一次读书会上带回来的,当时自己对其没有任何兴趣,于是就丢在了一边。直到最近,在我看的书里面这本书被频繁提起,我才有勇气拿出来翻一下
之所以不看的原因是,我觉得像工业革命这样的事情是很难被预测的,也是可遇不可求的,也许我们苦苦追求一生没有结果,也许某天出现个天才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理论就可能改变世界,这是我看这本书之前的基本观点
这本书主要从能源方面讲述了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会发生工作革命,所提到的话题也是前两年比较热门的新能源与节能减排(好像这两年不再说了)
生命不息 折腾不止
另外一个罗胖子的书,这本是罗永浩演讲的整理稿,罗永浩说了,这本书所有的版税都将捐掉,一分不留,所以我买这本书算是为慈善做了一点事业
老罗语录在我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很火了,一是限制于当时的条件,我听到的不是太多。二是当时我是一个好学生,没有太大的兴趣在老罗所聊的这些事情上,直到后来老罗开始做手机
因为向在科技行业,所以十分关心手机行业的发展。老罗也十分关心手机行业的发展,所以一开始做手机就吹了一地牛,得罪了一群人。折腾了一年搞出了一个儿子ROM!竟然在Apple放弃拟物化界面的时候搞了个拟物化的主题(我只能这样说)。我当时对这个ROM的基本观点是讨厌!
再过一年,锤子手机发布,那场发布会是我第一次完整听老罗讲故事,说实话老罗不去说相声真可惜了。再后来锤子的各种事件,各种撕逼,罗永浩大战王自如,让我越来越了解老罗。于是就开始关注老罗的历史,于是才有了这本《生命不息,折腾不止》的书
说实话,不喜欢老罗的ROM,但要敬佩老罗的敬业精神!不喜欢老罗的蛮横,但要看到老罗的认真。不喜欢老罗的牛逼,但要看到中国式的执着。
这本书就当相声看吧,看着也不累
教育与读书
一直没有人教过我要认清这两者有什么区别,而我也一直认为上学接受教育就是读书,而读所谓“课外书”就是不务正业,要读自己自己专业内的书籍。
从始至终没有人说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,因为我们所关心的就是成绩,成绩和相应的学分;只有这些东西学好了,才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,获得更大的奖励;这造就了以成绩为目标的学习氛围;我承认只读专业课对我的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,但同时又使的知识面极为局限,虽然深度有了(其实也并不很深入)但广度却丢了。而且让我损失最大的就是忘记了自觉的态度,自觉的态度是从教育中(至少是目前的教育)学不来的
为什么教学的过程中没人告诉你,其实人一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,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,更多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,可能不被社会所认可,可能不是主流的上升渠道,可能会被埋没,但那也是一种上升渠道,是可能激发你自己潜能的一种上升渠道,可能是发挥你天才的一种上升渠道,可能是……这些无数的可能都被统一的“中国式教育模式”所淹没,何其可悲!
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所在,每个人都应该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业,社会上不需要消极怠工,而需要积极探索,不需要荒废度日,而需要积极向上;每个人不需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;而这一切,你都可能从书中得到答案,但绝不会从当今中国式教育中得到答案
读书吧,少年(每个人)
忙了一上午,得了三等奖,不值
刚结束读书交流的活动,本着交流的目的去的,事先的考虑也只是一种交流,但到最后去演变成了一个演讲,还请了一些所谓的“评委”,听一些不知所云的讲话,真是一种折磨……
如果只是一个交流活动,即使没有啥奖品也会大家也都能开心的体会到下一步要读什么书,有哪些人生的感悟在里面。但这次的读书明显是有针对性的,要跟我们的十八大,跟上海的精神结合起来,然后再脱稿以主持的的心情“读”出来;不知道下面听的人又做何感想?是给讲给人听,还是做给人看?是让人在交流中升华还是在听您的宣传?
如果读书活动最后却变成了宣传活动将是十分可悲的一件事情。
辛苦做了PPT,虽然内容不怎么样,找模板还是花了很长时间,留下来做个纪念吧
完成一件事再做另外一件事
是完成一件事再做另外一件事,还是几件事同时并行,这要视情况来定的。但如果几件事并行,但每件事情都没有完成,就会使人心烦意乱,不愿意做下面的事情。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计划,多长时间完成一件事,把这件事情结实的完成,会让你有成就感,不会觉得是在浪费光阴。
读书也一样,不是说一味的买书就能说明你比较爱读书,虽然两者有一些关系,但不是必然。我可能只是喜欢发现新书,但不怎么深入,大部分书都是粗略的看一下,没怎么详细研究,也有少部分会深入看下去。当然这跟书的精彩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。但回顾一下我办公桌上的几本书,能全部看完的没有多少,大部分都是随意翻了一下,少数还从来没翻过,但我还是会去各种书店看有没有合适的新书,然后某段或某句话被看中,再买下来,囤积起来,不再看它,如此循环。
看完一本书再看另外一本书,虽然这样的要求有点不尽情理,不可能要求某个人在某个时间只读一本书,也不能要求某个人捧着自己不喜欢的书从头读到尾,也许这是在浪费时间,但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深入研究下去,积累到自己的知识库中,到后来你会发现这样做比较有“成就感”,也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了。
当当的快递
我小时候特别讨厌看书,不知道什么原因,但我会买书,即使有时候书买回来不太会看。中学的时候,我被教育的就只有一个概念,学习课本知识,这些东西是正统的,而所有的课外书都是一些歪门邪道。有时候现在想想真可笑,造成了我现在知识匮乏,兴趣爱好面窄。毕业了以后,才知道书中之大,于是时不时的会去书城看书。但一般只看不买,因为那里的书都是原价的,再说,如果看到就买,买了就不看,也造成一种浪费;所以我要买的书基本上都是自己思索再三,买下来就要认认真真把他看完的书,但这个原因并没有完全的履行;
书城图书的种类是很丰富的,而且新书的上架时间也非常的及时,这也是我愿意去的原因。我看到一些喜欢的书都会拿出自己的手机拍一下价格,跟网上的比较一下,但不用说,比较的结果自然是不会在书城买书的。网上的书店我用过的也有很多,以前的china-pub.com以及其旗下的dearbook.com是开始的时候买书的地方,后来发展成当当网,卓越网。自从京东推出图书以来,我基本上就是在京东上买书了,没有其他原因,就是因为他们家的送货速度令人满意,虽然有时候会贵上几毛钱。
在我的手机软件里,当当网跟京东网都有相应的条形码扫描软件,每次我都优先选择京东扫描一下书的价格,以及有没有货,并把他加为收藏。但最近总是发现,京东的图书更新不及时,不是有些新书不上架,就是有些书卖一段时间就断货了,总之就显示一个缺货的状态,令我好不郁闷。而与之相反的是,当当网每次扫描都能找到相应的图书(两家都找不到图书基本上很少),于是最近的两次只好在当当下单了。我知道当当网的物流速度比较慢,所以我每次总是选择周五的时候下单,希望周末的时候能够把书运到位,然后周一的一早就能够拿到书。但从这再次的经历来看,即使这样的做法也令我非常的失望。
1、2011年11月25号(周五)的一个订单,期待28号(周一)收到,但直到下午2点多的时候我还没有收到书,于是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查询了一下,给出的回复是“ 订单发货以后1-2天送达,预计在11月30日,12月1日送达”,我直接回复“别扯了,你帮我取消订单吧,我在别的网站上下单!!!!”,但后面16:36的时候收到,如果那天没有收到,这个订单是一定要取消的,没有商量的余地!
2、由于上次的经验,我觉得客户说的时间可能会有一些保守的成分在里面,快递也没有给我造成太大的麻烦,于是有一次在当当买了一本书,同样是周五下的单,这次发货状态量变的很快,如下图所示,上次状态改变那么慢还能在周一的时候送到手,这次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吧。没想到这次失算了,至少到日前为止是这个样子。其实上次书没有送到的时候,我已经“偷偷”的查询了一下上海全枫快递的服务情况,被骂的一团糟,但最后看在他并没有为我推迟太多时间的份上,相信了他一次,没想到这次就是一个报应啊,看看和当当使用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快递公司吧
现在的时间是2011年12月26日 22:10:32
全枫快递也在用户的心目中树立了“口碑”
在当当网买书算我倒霉,但有些时候有些书只有他有,真是没有办法了,以后应该再多看看,现在的z.cn快递做的不错,书的数量也不少,这本书我就在z.cn查询了,而且第一天下单,隔天就能送到,我还是相信z.cn快递的速度的;
当当网以前曾是我买书的主力阵地,现在慢慢的被快递给拖垮了,上海的快递做的尤为的送,icson.com就是凭借着快速的送货方式在上海市民中赢得了好评,取得了成功,当天件确实是一件吸引人的特色。所以这也造就了人们对快递的高要求,一般隔天到是算比较正常的,如果还像以前一样推迟个三五天,人们的耐心就会达到极限,下次就不太会优先考虑你这个网站了,对网民来说,切换一个购物网站的成本并不高。